4)-------------------- 第85章红色生命线 --------------------_从1935到2020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什么人需要争取,什么人需要处理掉,以便借助天津码头走私更加“敏感”的物资作准备。

  1935年是美帝粮食丰产年,国内这儿,西北地区虽然灾害不断,但是东南江浙一带同样也是风调雨顺,所以国内的粮价极低,正适合大规模囤粮。从明年起,整个甘南和陕北,都会有一场大荒灾。而明年一整年,也是红军对外战事频频,需要四面连续出击,难以全力抗灾的一年。所以从九月起,红军方面就开始努力地向外购粮备灾。

  黄克离开平津南下前,最后要做的事情,就是在当地港口向洋人订购了大批的“洋米洋面”,然后以军粮的名义,通过铁路从北平发往西安。而在十月十日这一天,第一批在平津地区采购的棉衣与被褥,也通过军列发往西安。

  这批棉衣与被褥基本都是旧货,确切地说,是张学良发动当地的关系网,从市面上向民间收购来的“二手棉衣棉被”,共总有两万多套。简单地消毒打包后,就以军用冬装的名义运去西安。

  整个过程没有人怀疑,拿到这封情报的当地特务,都在暗中嘲笑东北军和张学良竟落魄至此,连军装都配不起,只好向民间收购旧衣替代。

  实际上这些棉衣被褥都是为红军准备的――时间不等人,陕北甘南两地的红军,计划在十月底就要发动冬季攻势,哪里能等得及黄克这边慢慢地制造采购新衣。

  十月初时,张学良离开北京,前往西安赴职并和杨虎城交接。互相接触之下,他立刻就发现,原来早在他之前,杨虎城也已和天水延安两地的红军勾勾搭搭,一直在暗作生意,双方更早就签下了互不侵犯的《汉中密约》。

  而后杨虎城很热情地向张学良发出邀请,而早就从黄克这个“中间人”这儿得到各种暗示的张学良,稍稍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了。

  而平津这边,一车一车的军粮、冬装被服,依旧在不停地通过军列往西安运。宋哲元早有风闻。但是所谓拿人手短,一口气从黄克这边拿到了价值250万美金的链霉素,宋哲元在这一个月里,睡觉都会笑醒――给部下治病收买人心,其实只是用了一部分而已,至于以“友情价”卖给当地士绅的那部分,更是让穷了大半辈子的他,真正地体会到了“数钱数到手抽筋”的感觉。

  尽管最近疯狂运粮运衣的军列,因为数量过多“有点让人起疑”,但是既不想得罪孔宋两家身边大红人的黄克,也不想得罪张学良的宋哲元,主动地打起了掩护。有好事者说起这事,宋哲元反而怒骂道:“三军未动,粮草先行。黄先生热心支援委员长剿匪,捐钱捐粮捐衣,难道还有错了?”

 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,从天津到西安的“红色生命线”,在两箱链霉素作为敲门砖的推动下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w12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