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64章_细说清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准许英国人入城”的诺言于四月初到期。但是广州人民对英国人的恶感更甚于昔,徐广缙在二月十七日亲自到英国船上,与德庇时的继任者文翰会面,说明困难。河岸两旁站了成千成万的乡勇,“呼声震天”。四月一日,徐广缙把道光皇帝的一道敕谕转告文翰。敕谕上说,不便违反广州人民的公意,强迫他们准许英国人入城。文翰于是不再提起入城的事。道光皇帝以为英国人果然被徐广缙挡了驾,兴奋之余,封徐广缙为一等子爵,赏戴双眼花翎。巡抚叶名琛也封了一等男爵,赏戴单眼花翎。

  帕麦斯顿听到消息,叫文翰出面警告徐广缙:“将来两国间如果发生使中国不愉快的事,错误在于中国一方。”又亲自写了一封“致中国外交大臣书”,叫文翰设法进达。帕麦斯顿身为英国外务大臣,却不晓得中国这时候并没有所谓“外务大臣”。文翰在1850年6月派人乘一艘汽船雷那德号(Reynard)到天津大沽口,递进帕麦斯顿的信。大沽口的中国官吏,奉了咸丰皇帝之旨,将这信退回。(道光在这一年阴历正月去世。不久,洪秀全起事于广西,中、英之间的广州入城之争告一段落。)

  《细说清朝》八一、焦亮(洪大全)

  清朝政府在鸦片战争及其以后的几年,充分暴露出它的无能。当时在军机大臣穆彰阿庇护之下的琦善与耆英等人一味媚外,更增加了人民对清朝政府的愤恨与轻视。于是散布在广东、广西、湖南三省的天地会认为有机可乘,先后起义,重新张起了反清复明的旗帜,以求无愧于郑成功、朱一贵、林爽文、胡秉耀等先烈。其中有一位焦亮,后来与“拜上帝会”的会首洪秀全合作。焦亮,是湖南兴宁(资兴)北乡大坪人(供词作衡山人),生平最崇拜诸葛亮,因此自名为亮。他连考几次秀才,未能考取,发愤改读兵书,加入了天地会。他在天地会之中很努力,渐渐作了领袖。不久,他化装为和尚,“游方到广东”。

  这时候,广东有一位朱九涛甚为活动,是天地会的广州一个山头老万山的首领。有人说,这朱九涛便是焦亮。

  广州的城门口,在道光三十年(1850年)的夏天,出现一个“无名揭贴”,悬赏购买总督徐广缙的首级,下面写的是“大明天德二年六月二十五日”。这一张揭贴,可能也是焦亮干出来的。他可能改姓了朱,而且冒称崇祯十一世孙,自称皇帝,建元天德。

  三年以后,焦亮于被捕之时供认,曾经在广东认识了花县人洪秀全与冯云山,说洪、冯二人“先曾来往广东、广西,结拜无赖等,设立天地会”。

  焦亮本人在广东活动丁一阵,没有什幺结果(由于徐广缙、叶名琛的镇压)。洪秀全与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w12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