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53章_细说清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齐王氏可算是各地领袖之中的佼佼者。她企图取武昌、南阳、西安,始终念念不忘于取得一个大都市,作为发号施令的根据地。在她以外,张汉潮、王三槐、冷天禄、徐天德、冉天元、苟文明等人,也都很能作战,然而东奔西突,脱不了“流寇”作风。他们的部队只是觅食、就食的武装饥民而已。

  在“伪称明裔”的“小皇帝王发生”被清方逮捕以后,白莲教徒有没有另外扶立一个“朱皇帝”来,今天已经难考,似乎没有。传教的领袖刘之协,应该是整个运动的策划者、主持人,但是他从不公开露面,像林爽文那样以“盟主”的名义统率各方。

  在嘉庆五年(1800年)六月,这位刘之协在河南叶县被逮捕处死以后,白莲教不再有像他这样的大师傅了。徐天德的老师孙士凤,在川北尚有相当号召力,但不久也被俘。

  在清朝的一方面,有钱,有粮,有枪炮,有正规军、“马快”(警察)、乡勇,又有各级地方官、各城各乡的绅士,其力量之庞大远非白莲教徒所能比拟,却花了整整九个年头,才把这白莲教起义平定下来。

  在第一个三年,从嘉庆元年到嘉庆四年正月,乾隆以太上皇帝的地位继续宠信和珅,让和珅包揽一切,嘉庆仅是一个傀儡。

  在和珅的庇护之下,鄂、豫、川、陕的大小地方官与带兵管粮的官,利用白莲教起义,大发其财。京城里面的无聊分子也竭力钻营,谋取一个“去军前效力”的机会。去了不久,准可以满载而归。

  在武昌的湖广总督,是江南镇洋(太仓)人毕沅。毕沅出身科甲(乾隆二十五年的状元),喜欢编书,不喜欢看公文,被左右的宵小蒙在鼓里。他有一个外号,叫做“毕不管”。

  毕沅于嘉庆二年七月病故,继任的勒保干了半年,被调往四川,改由一个伯爵景安充当总督。这景安抱定了“贼来我去,贼去我来”的主意,老百姓也送他一个外号:“迎送伯”。

  在湖广总督以外,湖北另有巡抚一职。当巡抚的,先后有惠龄、英善、汪新、高杞。惠龄打枝江的白莲教徒,从春天打到夏天,打不出什么结果,理由是“天气不好”。英善其后被乾隆派去四川打王三槐、徐天德,刚一交手,便损了两个总兵。汪新与高杞默默无闻,可能留在武昌,忙于交际。

  河南这时候不设总督,巡抚正是“迎送伯”景安,景安是以河南巡抚的本职兼任湖广总督的。

  四川与河南相反,不设巡抚,只设总督。当总督的先后有孙士毅、福宁、宜緜[mian]、勒保。孙士毅在军中病故,福宁以前当过湖北巡抚,唯利是图,被湖北人称为“福死要”。宜緜是一个著名胆怯的人,却以陕甘总督的本职兼任四川总督。只有勒保一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w12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