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40章_细说清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乾隆下旨将他的《初学集》,《有学集》毁版;并且叫人写一部《贰臣传》,“钱谦益列入其中,叙说钱谦益如何小忠于明,叫他遗臭万年。

  乾隆不许汉人目清室为“夷狄”,同时又做出这样多的“自外于中国”的事,可谓矛盾之至。

  雍正之很,雍正之大权独揽,自然很值得批评,然而雍正倒是心口如一地要作中国的一个好皇帝。乾隆呢,只想作一个“大皇帝”,把中国作为他的“大帝国”的一部分,而不是最高、最重要的部分,“满洲”才是最高、最重要的部分。

  关于乾隆的私生活,民国以来的演义家“创作”很多,可惜多半是荒诞不经,信口乱扯。结果,所写的不是乾隆,倒是演义家自己。称这种演义家为历史小说家,实在是既侮辱了历史,也侮辱了小说。

  乾隆标榜程、朱,他诚然在行为上距离程、朱的标准极远,但也决不是荒淫得像隋炀帝那样的人。他不过是好旅行,爱山水,贪吃,也偶尔征歌选色。

  他先后有两个皇后:一是富察氏,一是乌拉纳喇氏。富察氏立于乾隆二年(1737年),死丁乾隆十三年(1748年),享年三十七岁,谥为孝贤皇后。她随从乾隆南巡,“崩于德州舟次”。究竟是否自杀,很值得考证。有人说她见到乾隆眷恋土娼,向乾隆苦谏,乾隆不听,反而骂了她一顿,她就一气而跳到了运河里去。在她死后,乾隆作了一篇《述悲赋》来悼念她,赋中也确有忏悔的句子:“聿当春而启辔,随予驾以东临。抱轻疾兮念众劳,促归程兮变故遭......切自尤兮不可追,论生平兮定于此,影与形兮难去一,居忽忽兮如有失。”

  乌拉纳喇氏本是一个“侧福晋”,于乾隆即位以后封为“娴妃”,在孝贤皇后死后被升为皇贵妃,乾隆十六年(l751年)立为皇后。她在乾隆三十年(1765年)随乾隆南巡,到了杭州,在杭州“忤旨”。怎样“忤旨”,官方的材料不敢明说。我们不妨假定,也是为了劝乾隆早一点回京城去。这乌拉纳喇氏个性刚强,在忤了旨以后,又剪了她的美丽的头发(似乎是表示不再希冀乾隆的宠爱,或有心当尼姑)。乾隆听说她剪发,大怒,下旨叫她先回。到了第二年夏天,她郁郁而死。死时,乾隆吩咐:按照皇贵妃的例子治丧。当然更说不上作一篇什么赋来表示哀痛了。乌拉纳喇氏死时,年纪多大,史无明文,总在四十几岁光景,渐至年老色衰之时。她不曾生下儿女。孝贤皇后却留下两个儿子、一个女儿。儿子名叫永琏、永琮;女儿下嫁了色布腾巴尔珠尔。

  另一个妃子姓魏,是汉人,被“抬(举)入满洲旗”,氏上加一个“佳”字,改姓魏佳氏。父亲是‘内管领”魏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w12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